定海区高度重视审计监督体系机制建设,始终坚持边审、边改、边规范,全力做好审计监督“后半篇文章”,近两年高效整改审计问题260余个,一批长效机制施行推广。 一是坚持系统思维,扎实推进审计整改制度化。注重审计监督系统化、制度化建设,重点构建审计整改工作体系,全力提升监督整改工作质效。着力强化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区审计整改联席会议作用,常态化开展审计发现问题研究调度,建立施行重点问题专班跟进、整改情况晾晒通报等机制,去年高质量完成省级“8+4”政策落地、“千项万亿”工程推进等专项审计问题整改,有力督促各级各部门压实责任、落实政策、推进项目。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全面整合上级关于审计整改的4个规章制度和66个具体要求,率先出台《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规范化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整改标准与责任边界,规范操作流程与时限要求,有力提升审计整改精准性,去年底该制度在全市推广应用。着力凝聚监督合力,联合审计、人大、组织、财政等单位,针对重大公共工程、财会等重点领域,推出联合监督机制4项,进一步打通部门壁垒,促进各类监督贯通协调。 二是注重集约高效,扎实推进审计整改标准化。全面梳理审计整改存在问题,进一步调整优化审计整改工作规程。重点构建量化细化的全流程管理闭环,全面规范问题挂号、方案制定、整改销号、责任追究等关键环节,并根据立行立改、分阶段整改、持续整改等不同类型,科学设定整改周期,明确整改时限、销号标准等规范要求,审计整改的规范性和精准度得到有效提升。建立审计整改动态案例库,将全区33个审计整改典型案例汇编成册,以案促改、以案示警,为各地各部门推进审计问题整改、强化问题预防预改提供遵循,去年审计问题整改规范化率达到100%。 三是注重举一反三,扎实推进审计整改长效化。牢固树立“整改一个问题、完善一项制度、治理一片领域”的目标导向,对工程质保金清退、逾期应收账款回收等高频出现的共性问题,建立联动整改机制,将问题整改穿透到所有关联部门及镇街,46笔工程质保金、招标保证金,45笔应收账款及时清退或回收,有效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的体检作用。针对“难整改、反复改”的重点问题,建立跟踪督办、清单销号、整改“回头看”等全过程闭环机制,有效推动《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34制度出台或完善,海域功能区水质未达标问题成为全省首个从省库撤销的审计整改问题。
|